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院圖書室 -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
院圖書室 -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
首頁 > 最新書訊
族群治理、發展與人權 解重構台灣原漢關係
目次 : 53
作者 : 高德義
摘要 :   
  當今世界,族群意識不但沒有隨著現代化的進展而消失,反而逐漸復甦和強化,並造成全球日趨惡化的族群衝突。這
些現象在學術上引發值得探討的問題,例如族群關係的本質為何?當今族群意識復甦的原因何在?政府究應如何適當解決
族群矛盾與衝突?在民族政策的治理上,何種模式最能有效解決?對這些問題的探究與思考,不僅有益於社會科學理論的
建構,也有助於現實問題的解決。台灣是個多元民族國家,除了漢族移民外,還有為數約60萬的原住民族,其語言文化、
風土人情、社會發展與漢民族有所不同。原住民族人口雖然不多,但於國家安全、社會穩定及發展至關緊要。因此能否妥
善處理,關係到國家能否長治久安的根本問題。台灣一向自許沒有民族問題,但近年來,族群階層化、偏見和歧視似乎有
愈來愈嚴重的趨勢。因此,對台灣這樣文化多元的國家,如何妥善處理原漢關係?如何形成「民族共同體」,勢需對族群
現象與問題有深刻的認識,才能對症下藥。

  在全球現代化過程中,原住民族是受創最深,獲利最少的一群,因而歷年來原住民族不斷向國際社會訴求平等對待。
目前原住民族的人權問題日益引起世界的關注,許多國家已開始致力於改善原住民族的生活及文化保存工作,俾改進其人
權狀況。因此自1980年代以來,原住民族人權逐漸變成國際人權的重要領域,而對原住民族人權的保障變成了衡量一國
人權狀況的重要標誌及社會民主成熟的指標。台灣原住民族治理政策乃是基於發展差距及文化差異,並為加速其社會發展
所採取的一系列方針和措施。然而,多年來學術界對原住民族治理政策及原漢關係研究存留空白,殊屬令人遺憾。那麼,
目前原住民族發展現況如何呢?原住民族治理及發展政策,績效到底如何呢?是否合乎時代潮流及原住民族需求,並建
構出合理的原漢關係呢?而未來族群治理及原漢關係究竟應如何改革,才能厚植原住民族生機,並建構一個多元共榮、互
為主體的台灣社會呢?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問題。本文即從族群治理、發展與人權等角度,檢視、評估台灣原住民族之
發展和人權以及原漢關係,以深化、拓展族群研究,並作為政策改進的參考。

  綜結本研究,近幾年來原住民族治理政策逐漸邁向民主、開明方向,原住民族人權與發展狀況確實大有改善和提升,
原漢關係也從戰前之殖民、支配、同化、父權模式,轉向當前之整合性的多元模式,很多原住民開始願意承認自己的血統
和祖先,然而,其總體地位仍處在台灣族群階層體系的底層;原住民族無論在權力、收入、教育、就業、健康、醫療等各
項指標與漢族移民的差別還是很大;族群偏見和歧視雖有改善,但還是很盛行,難以改變。而原住民族文化一次次被淡化,
並逐漸式微。雖然原住民族與漢族移民有著相當高的通婚率,原漢族群距離逐漸消融但,過去三十年,也出現台灣原住民
族權利運動,並帶來了原住民族認同的復甦和復振原住民族文化的努力。
  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